当前位置:首页 » 纵观深国交 » 正文

毕业生的讲述 - 大学申请攻略篇 SCIE19年校刊(38)

70853 人参与  2019年12月17日 11:30  分类 : 纵观深国交  评论

吴元隽 Boaz

深国交2017届毕业生,就读于美国纽约大学

 

庆幸我没有选择在申到的学校中排名最高的

 image.png

回忆杀:毕业季,SCIE

2016年9月:决定ED哥大

2016年11月:递交哥大ED申请

2016年12月:哥大ED翻水水 

“gg,现在真的得仔细想到底要申请哪儿了” 

仍是2016年12月:花了无数个小时research想要申请的学校 

2017年1月:结束其他九所学校的申请 

快进到2017年4月:收到了几所学校的申请,需要决定究竟去哪儿。更多的research,和Orteg疯狂讨论(感谢Orteg!!) 

2017年5月:决定上纽大 

在申请大学的六个月里做了太多太多的决定:申请哪所学校,申请什么专业,申请什么学院等等,仔细想想,在commonapp上无数次的点击和提交,其实冥冥之中决定着我们每个人的未来。把家长们的期待、财务状况、学校的环境,还有最重要的,天气(yeah纽约,说的就是你)统统算上,一个17/18/19岁的高中生,怎么能够轻而易举地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这就是重点了,你,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很庆幸我最终没有选择在申到的学校中排名最高的。很多人无数次地强调那些学校排名表上的数字,但其实并不知道那些决定排名的因素有时其实是令人失望的,但我想说的其实是’follow your heart’。在你翻白眼想着“切,又是那些老生常谈”之前,先别急  :) 

我来纽约是因为我喜欢这座城市,2016年暑假我在这儿上了两个月的夏校,相信我,可以在中国之外的地方吃到鲜芋仙是一件极其神奇的事儿。但我也不仅仅是因为喜欢这座城市而来的:我是为了这个课程而来的。Gallatin 自主选课而设计的学习让你可以DIY自己的major。除了很多国内的公众号认为我们拿到的是最没用的文凭之外,我在这儿度过的两个学期简直无可挑剔。想想美国还有什么其他学校是advisor会让你在认知科学、经济、管理、cs、哲学和语言学上同时“按照自己的兴趣走”呢? 

我从来不认为把自己局限在一个专业里是件有意思的事儿,或者大家所说的——双专业。我并不能在6个兴趣中选择出2个。还有不要忘了,双专业是把两个专业看作两个独立的个体,而gallatin的座右铭则是传递知识是互通的这个理念。我们不仅仅有很多很多的感兴趣的学科,我们更是尽可能的让他们融会贯通,形成对事物的跨学科性的理解。“生物和社会”,“女权主义,帝国主义和后殖民性”,“在儿童文学中驯化大自然”,“艺术和伦理”,“艺术的商业性”,“梦:从创世纪到弗洛伊德”——这些仅仅是上学期有的课程的一部分。 

上个学期我上了一门课叫做“资本主义和民主”从Adam Smith到Veblen,从Weber到C.Wright Mills,从马克思到Michelle Alexander,我们探寻资本主义的本质,它的发展,和如今人们对它的看法。贫穷、不平等和贪腐:我们在不到20个人的课堂上讲了很多很多有趣的案例(不到20人!)。 

这个学期过去了一半,我正在学gallatin的一门课“美国梦:自我,事物和社会流动性”。我的advisor是这门课的老师,我们课程的开始并没有按照课本走,而是先学习如何去阅读。如果你自认为自己知道该如何阅读,well,你不知道。 

image.png

同时我也在学哲学和心理学,这些课程告诉了我一个铁铮铮的事实:知识是流动的! 

这一个多学期教会了我一个道理,事情往往不仅仅像它们看上去那样:总有一些你没有想到的或者没有意识到的点(这听起来很含糊,但相信我,这是真理)。 

我写下这些就是想告诉大家,这是我认为的你该决定你大学的方式:不要局限于专业。事实就是,世界上可能已经有无数个人手头握着你想学的学科的专业,而且这个人数还在日益增加,也包括你。那怎么样才能让你脱颖而出呢?你想如何做到与众不同? 

image.png

去到梦校的朋友们:真诚地祝福你们,希望你们最充实的度过大学生活 :) 

与梦校失之交臂的朋友们:认真的,no big deal。机会到处都有,真正决定你大学生活好坏的,是你如何去度过它。鸡汤故事:大家都说在大学的第一年很难找到实习,我在大一上的第三周,在跟街上路人的一次闲聊中找到了第一份实习。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我并没有准备,然而这不是重点)。关键是你要知道无论你去到什么学校,都可以展开美好的生活(身处墨尔本的翻译小工认真地点点头)。 

image.png

无论你是去了哈佛还是去了社区大学,有一点一定是一样的:大学生活总是有好有坏的。对我来说,纽约给了我空课时在世贸中心实习的机会,但与此同时纽大的community意识微乎其微,而这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大学的样子。有些时候我也希望自己在一个至少能够认识每一个室友的学校,但是,就像我说的,大学生活的好坏是你自己决定的,我在这儿也同样交到了一些好朋友(在这里向scie纽约小分队比心)。

陈泠枫Grace

深国交2018届毕业生,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建筑专业:申请过程磨练了时间规划和思考深度

image.png

 在我A2的这一年,作为申请建筑必备的工序,我大半年的时间都耗在了作品集上。在这段过程里,我被迫,或是主动收集回顾过往的自己。从初中的旅行到升A2的暑假,当我拼凑往日的碎片,中间的磕绊或是顺遂竟连结成一个圆,让不相干的事实指向同一个方向。在当图像逐渐趋近完整时,会发现每件事情都是互相成就的过程,所有经历的事,遇见的人,如车轮滚滚推我向前。 

关于艺术

在G1最开始的时候就向老师咨询了关于美术这门学科,告诉老师自己没有绘画学习的基础之后,难免收到了劝告的话语,说很有可能会跟别人差距太大。当时也纠结了一番,不知能否凭着兴趣从零开始学习,现在想想格外庆幸当时冒险的尝试。 

image.png

最初难免还是十分挣扎,面对没有基础的困难,也会怀疑自己。但总的来说,这门课带给我的快乐总还是比痛苦来的多得多。虽然到现在自己的技术也还是不够娴熟,对如何表达关于生活的理解和想象却算是得到了充分锻炼。

 美术国际考的自定义题目让我在三年里不断去探索和挖掘自我的认知,以及关于建筑与时间的思考。可以说我在申请文书里面的成长过程,就是记叙这三年美术国际考中不断的摧毁和重建,而这些的挣扎也是艺术里最有意思的一部分。 

关于建筑

对建筑的真正的兴趣应该是始于初三结束的暑假,西安那历史喧嚣的尘埃。跟同学在城墙上看交错的现代社会和古老建筑可以是我最初关于建筑的好奇心。 

在课外的两个夏校让我粗略地了解了关于建筑的表面。不同于学校里的纯艺学习,建筑设计的专业课程总是会推翻我之前理所应当的认知,并提供更大的可能,不管是技术上或者是定义上。除了让我稍微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专业,更多的是打破我原来有限的认知。“就像空间有几何学一样,时间有心理学。” 不同的生活,环境,历史会赋予建筑不同的情感,连结不同的人生。对我来说,建筑有接近无限的可能性去促使我发现。 

在高中这4年里,我尝试去了解关于建筑里的矛盾与冲突,包含的价值或是赋予的意义。而知识总是匮乏的,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挫败也算是激励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更深入地探索。 

image.png

关于申请

除了间歇性的让人崩溃之外,申请很大程度上引导了自我的成长与了解。我在为了准备面试尝试串联我的作品集时,发现曾以为毫不相干的作品间对建筑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共通并且逐渐递进的关系,并且更新了我对建筑与时间的理解。 

整个过程中最难的可能就是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吧。建筑设计的申请相对来说会更加繁复和琐碎,不同的学校对作品集有不同的要求和偏好,意味着需要根据不同的学校调整排版设计和选择。除了之前暑假的准备,更多的也许是在别人拿到offer之后还要面对沉重负担的压力。当截止日期,标化考试和testweek一起袭来时,也只有麻痹自己不要崩溃了。 

申请的过程永远无法用结果定义,在过多的熬夜中,有时候会很想放弃,但我还是尽量苦中作乐,在深夜排版里寻找乐趣。忽略那些无法清醒的早晨,完成作品集的幸福感却是无可比拟的。总的来说,还是在自己的计划里按部就班地完成了各项任务,除了充分磨练了的时间规划和深度思考能力,所收获到的offer就是附加的礼物吧。这段时间重要的也许是尝试(直面人生)的勇气和不懈的热爱,或者说,也算是对之后熬夜生活的铺垫了。 

关于同学

除了忙里偷闲的约饭,爬山,旅行,在日复一日的校园生活里,身边的朋友一直间接指引我反省和坚持。看着他们的努力,也就不太敢松懈。 

4年的美术班,在小黑屋的唱歌聊天之余,总会给我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技术上的指导。在bpc商务社团的时间里,被大家教会了如何更好地沟通还有有条理地规划,带来的收获远超乎我想象,让我心甘情愿为之付出。而申请季期间,帮我看文书的朋友经常比我还认真计较措辞排序,比我更懂得表达我的想法。 

image.png

很难想象没有遇到大家的另一个人生轨迹,这些在一起的时光造就了现在的我,他们赋予我的成长过程也正是最宝贵的东西。 

最后

毕业才觉得时间太快,眨眼间轻舟已过万重山,而深国交带给我的这4年,也远无法在这短短的话语里诉说。

image.png

关联阅读

怎样成为深国交学生 How to become a SCIE Student -- SCIE19年校刊(完结)

深国交部份优秀校友动向 SCIE19年校刊(41)

深国交毕业生的一人一世界 SCIE19年校刊(40)

毕业生的讲述 - 专业与职业篇 SCIE19年校刊(39)

毕业生的讲述 - 大学申请攻略篇 SCIE19年校刊(38)

毕业生的讲述 - 大学胜境篇 SCIE19年校刊(37)

毕业生的讲述 - 难说再见篇 SCIE19年校刊(36)

这些年深国交的同学们 - 世界顶级艺术院校 SCIE19年校刊(35)

这些年深国交的同学们 - 专业去向统计 SCIE19年校刊(34)

这些年深国交的同学们 - 香港篇 SCIE19年校刊(33)

这些年深国交的同学们 - 世界各地篇 SCIE19年校刊(32)

这些年深国交的同学们 - 美国篇 SCIE19年校刊(31)

这些年深国交的同学们 - 英国篇 SCIE19年校刊(30)

这些年深国交的同学们 - 哪两个地方可以找到我? SCIE19年校刊(29)

校园设施及运作模式 - Campus facility and operation SCIE19年校刊(28)

我的孩子在国交06 - 爸妈是“深国交家长” SCIE19年校刊(27)

我的孩子在国交05 - 国交孩子的软实力 SCIE19年校刊(26)

我的孩子在国交04 - 2017届天天妈感言 SCIE19年校刊(25)

我的孩子在国交03 - 2020届思诚妈感言 SCIE19年校刊(24)

我的孩子在国交02 - 2022届雨烨爸感言 SCIE19年校刊(23)

我的孩子在国交01 - 2018届辰馨妈感言 SCIE19年校刊(22)

课外活动与公民教育 - 文体活动 SCIE19年校刊(21)

课外活动与公民教育 - 深国交的传统02 SCIE19年校刊(20)

课外活动与公民教育 - 深国交的传统01 SCIE19年校刊(19)

课外活动与公民教育 - 有关全球公民奖 SCIE19年校刊(18)

课外活动与公民教育 - 深国交社团汇总02 SCIE19年校刊(17)

课外活动与公民教育 - 深国交社团汇总01 SCIE19年校刊(16)

在深国交上学 - 老师们:有思想,有要求 SCIE19年校刊(15)

在深国交上学 - 深国交的生源及新生适应期 SCIE19年校刊(14)

在深国交上学 - 校园友谊与氛围 SCIE19年校刊(13)

在深国交上学 - ”艺术/审美“的教学方式 SCIE19年校刊(12)

在深国交上学 - ”人文/社科“的教学方式 SCIE19年校刊(11)

在深国交上学 - ”物理课程“的教学方式 SCIE19年校刊(10)

在深国交上学 -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SCIE19年校刊(09)

深国交是一所国际高中-SCIE深圳国际交流学院2019年校刊节选(08)

深国交新校园开工建设-SCIE深圳国际交流学院2019年校刊节选(07)

深国交的名校学子-SCIE深圳国际交流学院2019年校刊节选(06)

深国交的使命-SCIE深圳国际交流学院2019年校刊节选(05)

SCIE 深国交(深圳国际交流学院)2019年校刊节选(04) - 学姐学长们

SCIE 深国交(深圳国际交流学院)2019年校刊节选(03) - 尊敬的任课老师组

SCIE 深国交(深圳国际交流学院)2019年校刊节选(02) - 深国交院长说 

SCIE 深国交(深圳国际交流学院)2019年校刊节选(01) - 全校老师大合影

关可旋 Crystal

深国交2016届毕业生,就读于美国塔夫茨大学

image.png

爱艺术的孩子如何选大学

三年前,在面临大学申请时,有一个问题非常困扰我:我应该去一所专业的艺术院校潜心学习艺术,还是去一所有良好艺术氛围的综合性大学,在学习艺术的同时可以兼顾其他学术性学科的探索?虽然曾经很渴望去一所艺术院校,但各种机缘下,我最终选择了塔夫茨大学,一所美国的综合性大学。现在回头看来,十分庆幸自己当年的选择。

    高中时期,有一些同学很幸运,从很小或者高中起便坚定了自己对某个学科的理想,但多数同学对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都存有疑虑。因为高中只是一个很小的圈子,接触的知识、人员和经验都远不及大学的丰富,我们高中做出的选择可能只是基于对特定学科很片面的理解,与此同时,有太多其他学科我们还未接触到,对自己的了解还不够全面 。当年选择塔夫茨大学,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不想放弃一切可能性,并且期待发现更多有趣的学科。我最终选择了塔夫茨大学的五年双学位项目,在攻读美术学士学位的同时,还可以攻读文科学士学位或理科学士学位。其第一年的通识教育尤其吸引我。能够一边探索学术性学科,一边继续学习艺术,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十分诱人的选择。

image.png

     相比其他综合性大学,我们学校多了一些文理学院的氛围,因为在成为综合性大学前,塔夫茨只是一个学院。学校具有丰富的课程选择,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电影学、宗教学、甚至日本文学等等,几十门种类不同的学科。同时课堂人数非常多样化,学生可以依据相应的喜好选择相应课堂大小的课程,可多至一两百人,也可少至四五人。

     我的美术学士学位主要在塔夫茨大学的美术博物馆学校完成,我非常喜欢的一点是其自由的选课制度,无需选定特定的美术专业,而是可以自由选择各类不同的艺术课程。比如我选修了胶片摄影、视频剪辑、珠宝设计、产品设计、丝网印刷等等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艺术课程。经过不同的探索与体验感受,直到大二,发现自己对视觉平面设计具有极大热情,并坚定了自己在此领域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愿望 。

image.png

     同时,我也在不停思考学术性学科的方向,在探索了许多不同领域学科以后,在大二,我明确了自己学术性学科的专业——工程心理学。这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既有工程学也有心理学,探索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而这与我在艺术方面热爱的视觉平面设计有着巧妙的联系,如果我能更理解人和环境本身,这将对我的设计其实有着很大的帮助。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觉许多曾经待定未知的选择渐渐有了答案,同时又渐渐多了许多新的疑惑,以及对更多问题的思考。我觉得要突破自我,迷茫与探索是必经的过程,重要的是,我们要勇于去尝试。很庆幸自己一路上可以有很多机会去尝试。

image.png

     在高中的时候,我便希望大学能争取到出国交换的机会,上了大学之后,这个愿望更迫切了,我想拥有对更多国家、文化的体验,于是成功申请到了大三去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交换一年的机会,进行更深入的视觉平面设计学习。其实,这也算是圆我曾经想去艺术院校上学的一个梦。现在,我正在英国开始新的体验学习生活。

      最后想分享一点对艺术的理解与思考。在过去的世界里,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是长期稳定和一元化的,而今天的世界,价值观和审美观是多元化的,世界前所未有地联结在一起,但又完全碎片化了,每种风格和潮流都转瞬即逝。从以前对艺术家狭隘的定义,到现在,我们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所以,在当今社会,谁是艺术家?或者说,成为一个艺术家,意味着什么?艺术在当下,是否还存在广泛的影响,或者只是个人表达的工具? 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当时间和空间都被压缩和碎片化,我不确定一个艺术家应该在当下世界承担何种角色,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学习和思考。但我很确定地知道,艺术带给我慰藉,让我更靠近自我。理解自我,能引起共鸣是幸福的。

 image.png

image.png

王雨桐Max

深国交2018届毕业生,就读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

 image.png

在瑞士洛桑学习着自己喜欢的酒店专业

来到瑞士已经一个多月了,而EHL(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开学也有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自己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方式与节奏。开学第一周的introduction上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说:Work hard, play hard。而对于我来说,则是Play hard, work harder,是累并快乐着的生活。

 image.png

先简单说一下申请EHL的过程吧。搜索EHL学校官网,找到apply,上面会有不同的截至日期。申请过程大概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步骤是提交essay,官网一般会有三个topic供你选择,也会有写essay的要求。第二个步骤是online interview,这里对于网络的要求比较高,问的问题都是一些我觉得泛酒店业比较common sense的知识。第三步是selection day,你可以选择就近面试或者选择来瑞士面试。而申请的过程中如果有不明白的事情,国交的老师都十分乐意帮助你,为你排忧解难。 

进入EHL之后的生活是忙碌的,大家会被分成不同的team,在不同的workshop工作和学习。我的第一个workshop是R&D和Quick Service Restaurant(QSR)。虽然每天在厨房里站超过十个小时的时间,但是边和食物打交道边和chef聊天让厨房气氛变得十分快乐。尤其是在QSR厨房后面做mise en place,有一些chef会很乐意和你交流。而R&D是完全不同的教学氛围,大部分时间都是规定食材,在规定时间内做出不同的食物。第一天是brunch,第二天是飞机餐,第三天是fine dining cuisine,第四天是用vegetable foam做finger food,每一天的挑战都不一样。很多同学都是做饭零基础,这时候大厨就会在厨房里给出专业的建议,而每个组的成品也都看起来十分fancy。      

 image.png

而我们的生活并不仅仅是围绕着厨房的,第二周的workshop就是和service相关的。在events and management老师的教导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head waiter,sommelier,而所有老师也都在assume我们未来会向manager的方向发展,竭尽所能地教给我们更多的知识。而在stewarding  workshop里面,每天都在和不同的机器和锅碗瓢盆打交道,我在polish各种餐具杯子的时候都在开玩笑说:游戏里是植物大战僵尸,现实生活中的我在大战刀叉。

image.png 

在这一个月的开学生活中能学到的不仅仅是手工活儿,也要记忆很多vocabulary,lecture以应对周一和周五的考试。这个时候就要拿出在国交准备国际考的精力去应对,因为可能会关系到最后final的成绩。在做这些的同时,我们还要准备着二月份的实习,忙着写CV和cover letter。在国交经历过申请季之后,应对这么多multitask都显得没有那么措手不及,会习惯性打开outlook记录下今天一天需要做完的事情,规划自己的生活。

 image.png

虽然有时候需要工作到11点才能回家,虽然有着这么多的学习任务,但work hard,play harder的我们还是会忙里偷闲,每周一和周四晚上都是party night,而周末的我们也会“下山”改善生活。现在的我学习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在一步一步朝自己的目标靠近。而在国交的大家一定要想好,大学的专业是不是自己真的喜欢的东西,如果是的话就算大学是忙碌的生活,也会从忙碌中提取快乐。

 李阳 Danny

深国交2017届毕业生

现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我已经离开国交一年多了。我是A1入学,17年从国交毕业,当时是去到香港大学。一年之后重新申请到牛津大学。   





为什么重新申请


其实一开始重新申请牛津,也是因为心里多少有些不服气。A2圣诞节的时候,在牛津面完最后一场试,没等到1月份出结果,其实也已经清楚自己没太大机会。

A2下半年的时候有些彷徨,不知道自己的下一站会是哪里。那时候我在香港大学和帝国理工之间徘徊,和家里也商量了好几次。八月份收到国际考成绩后,因为港大给了更多的机会,于是最后决定去香港。 

港大开学比英国的学校早一个月,8月底我就来到香港住下,开始迎接新的大学生活。香港的生活节奏和深圳很像,刚来到这边的时候,被小小的房间和每天爬山上下学所烦恼。有天在图书馆自习的时候,内心的那个声音又在作祟,于是我又点开了熟悉的网站,重新注册,写文书,找老师写推荐信。11月收到面试通知12月来到牛津。这一次我比较幸运。


在香港大学组织迎新营


香港大学实验室

申请过程

说到第二次申请,其实并没有和初次有太大的不同。两次我申请的都是同一个专业,UCAS的申请流程也几乎是一样的。对比起来,除去运气的成分,充足的准备可能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因素了。

第一次来面试的时候,时差,天气,周围的环境,我都不太熟悉。对面试可能问到的问题,也是马马虎虎。等到第二次面试前想起去年面试的内容,发现有很大一部分是大一会学到的内容。找到方向后,剩下的也就是沉下心来准备了。

我觉得很重要的另外一点是,在做好决定找到方向后,尽早的制定计划。在国交准备国际考的时候,经常是到考前一个月再开始整理内容刷刷题,最后大家好像考的都还挺不错。但等到申请大学、上大学的时候又或是人生中的某个阶段,寄希望于临时抱佛脚,总有一次会吃亏。所以大家可以平时养成制定计划的好习惯(哈哈虽然我也不喜欢定计划,但是怕了怕了)。

香港紧挨着深圳,周末坐穿梭巴士、港铁,或是新开通的西九龙高铁,一两个小时就能回到深圳。平日里在香港吃饭不是什么大问题,香港本身有很多好吃的,然后周末还可以带香港同学去深圳喝喜茶一点点,去吃海底捞椰子鸡,生活还是很幸福的哈哈。相反在英国,“今天吃什么?”永远是一件难以抉择的问题,日常想念水围的餐厅可能是每个国交毕业生都会做的事情了。 

香港整体节奏比较快,街上的人总是神色匆匆快速的走动着。毕竟,这是一个以金融、服务业为主的城市,效率可能是大部分香港人的标签之一吧。也因为如此,在香港读书的时候,整个人很难慢下来。周围的同学讨论着学业、假期计划、实习等等,似乎每个人都想double major,然后为之后去哪里工作而准备着。也因为如此,我在香港的这一年感到无比的充实。和课友熬夜在图书馆里写group project,周末和朋友一起约饭看展,reading week的时候和港大的同学一起去北京大学参加活动,在理学院做志愿者,暑假在医学院做实验,组织迎新营。如果没有来香港的这一年,我对香港的印象可能永远停留在买买买上了。 

因为刚刚来牛津不久,我还不太确定这里的生活会是怎样的。跟香港比,牛津真的是一个特别小的镇子,在牛津的活动范围可能就水围村+皇岗村这么大吧。来到这边的几周都在上课和赶作业中度过,周末闲下来的时候,可以去伦敦找找同学,或者继续写作业..不过也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

和港大同学一起吃大排档


其实有时候也会在想,如果当时留在了港大,如果没有来国交,现在的自己会是什么样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也慢慢变的没那么重要了。毕竟,高中也好,大学也好,终究只是生命中的几个章节罢了。就像小时候觉得珍贵的东西,长大后再去看,之前所赋予的意义也许已经改变了。 

很久以前在网上看过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致辞的视频,在他的演讲中,他把人生中所做的选择比作白纸上的一个个点,“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Because believing that the dots will connect down the road will give you the confidence to follow your heart even when it leads you off the well-worn path; and that will make all the difference.”

我们无法预测自己当下的选择会对未来的自己造成怎样的影响,但回过头去看,其实自己也完成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你可能是一个优秀的小提琴手,健身达人,做的一手好菜,能够理解很酷的计算机语言,又或是对时尚有独到的见解,能写出漂亮的书法,或是能让周围的人感到开心的存在。其实,不用太在意别人或者是外界对你的评价,相信自己或许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 

很感谢给予我建议和帮助的人们。还是很期待接下来在牛津生活的。下一个目的地是哪我也不知道哈哈,但我还是愿意勇于尝试和探索,去寻找更多有趣的事情。希望我的经历能帮助到你,不管在申请上,还是学业上,更重要的是,希望你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

   刘芮瑜 Roe

深国交2017届毕业生

就读于美国南加州大学


刘芮瑜: 在美国转学转专业 艰难而心之所向 深国交 深国交优秀学生 学在国交 留学 名校录取 美国名校 第2张

南加大Roski艺术学院

从我在大一开始前的暑假因为专业和职业导向决定要转学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是一条必定艰难的路。

从生物转向传媒意味着放弃曾经熟悉的理科学习模式,进入全新的人文学科的学习方法和节奏。在没有传媒相关科目的凯斯西储大学,我只能选择相对有联系的社会学及人类学作为学习方向。围绕着我的不再是公式、原则和机理,而是更为抽象且难以捉磨的社会现象、架构及思想理论。

刘芮瑜: 在美国转学转专业 艰难而心之所向 深国交 深国交优秀学生 学在国交 留学 名校录取 美国名校 第3张

南加大电影学院(SCA)

但这一段的行走,带来的更多是收获。

动辄几十页、半本书的阅读固然使人疲惫,但跨越涉猎方向及社会层面的知识却让我每每受益匪浅:犯罪学中各群体因种族、性别和年龄之差而导向的、存在巨大区别的涉案及入狱可能性让我看见了镶嵌在社会结构中的外在力是如何导致了不公平、如何限制了个人选择;性别研究让我看见了掩藏在生活方方面面的歧视和压迫,却也用历史上从未停止的进步与更新给予我对于平权未来的希望。不断开拓的视野和源源不断的新鲜知识居然让我对于学习有了期待、有了兴趣、有了内在驱动的冲劲。

刘芮瑜: 在美国转学转专业 艰难而心之所向 深国交 深国交优秀学生 学在国交 留学 名校录取 美国名校 第4张

南加大Roski艺术学院

而国交四年的学习生活在我的这一段历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而培育出的自我管理和时间规划能力帮助我从容应对多项任务。对于“自学”这项技能的掌控赋予我自主吸取新内容和拓展探究的能力。覆盖整个高中生活的全英文教学使我能够平滑适应大学课堂,避免了许多因语言薄弱而导致的问题和困难。

来到南加大后,四科A-level加上大一所修的学分让我有机会在完成Communication传媒专业的同时辅修创业学Entrepreneurship。虽然要等到下个学期才开始实际体验课程,但课程介绍中所涉及的创新理念、软实力拓展和实践项目设计已经足够让我热血沸腾。而这些对于挑战的接纳和兴奋感也是得益于国交对于开放性思维和用于自我探索的态度的培养。

最最重要的是在国交幸运结识的朋友们:他们一路支持着我前进,在我气馁、受挫的时刻给与我温暖、勇气和力量。他们一遍遍用行动告诉着我:“不要害怕,大胆往前走,我们在。”我们相互依赖,用话语和陪伴支撑着彼此度过留学生活中无数的小困境、疗愈各自成长过程中无数的小淤青。

刘芮瑜: 在美国转学转专业 艰难而心之所向 深国交 深国交优秀学生 学在国交 留学 名校录取 美国名校 第5张

健身器械又新又齐全的USC Village Gym

回顾一下这为期一年的转学路。

难吗?不简单。

为了4.0的GPA苦读的同时还要为了博取更大的录取可能性准备再考SAT和托福。和约书亚的家人们一起细琢文书时的绞尽脑汁;等结果时的焦心与失望;无数次的挫败感、无力感和自我质疑。即便是幸运地被传媒学全美第一的南加大录取,我面临的是离开已经有了一年羁绊的凯斯西储、离开朝夕相处的朋友的艰难抉择。

来到新学校,全新且繁重的大二课业加上从适应新环境、建立新关系而来的压力让人难免心力交瘁。在加州早秋的夜晚,时不时猛烈袭来的孤独感也曾让我鼻酸落泪。

刘芮瑜: 在美国转学转专业 艰难而心之所向 深国交 深国交优秀学生 学在国交 留学 名校录取 美国名校 第6张

洛杉矶市中心区

后悔吗?不后悔。

攻克转专业间的难关让我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了更大的信心。一整年恬淡而专注的学习生活使我能够在如今相对浮躁的氛围中依然能尽可能保持冷静与谦卑。磕磕绊绊的时刻里,从朋友和亲人而来的关怀和力量让我更加意识到了他们的珍贵,使我愈发珍视珍惜这些坚实存在的爱。

挑战和考验让我拥抱了许多新身份:我成为了一名健身爱好者和素食主义者,而这些新元素给我生活注入的活力促使我凭着对于时尚的兴趣开始运营自己有关穿搭的Instagram账号。这一点一滴的小尝试驱使着我不断拓展自己的社交范围、不断试探并突破有关自我可能性的边界,我能感受到自己的缓慢却未曾停歇的生长。

刘芮瑜: 在美国转学转专业 艰难而心之所向 深国交 深国交优秀学生 学在国交 留学 名校录取 美国名校 第7张

 南加大新建生活区USC Village

值得吗?现在的我还没有最终的答案。

前方还有太多的未知,太多的不了然。但我可以确定的是,现在脚下的路,是一条即便充满荆棘和沟壑、即便我不断跌倒和受挫,我也愿意站起身来继续走的路。

刘芮瑜: 在美国转学转专业 艰难而心之所向 深国交 深国交优秀学生 学在国交 留学 名校录取 美国名校 第8张

 南加大Roski艺术学院

又是一年申请季,录取结果难免有好有坏、有如意有失意。但根据我自己的个人和身边人的经历,我想告诉每个人:这一切都仅仅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小片段,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无论暂时取得了怎样的结果,无论是否收到了来自自己心仪学校的认可,接下来要做的都应该是整装待发,预备好迎接一趟新旅程。

在前方,如果遇到岔路口,如果觉得自己应该换个方向甚至是掉个头,确认好自己的内心就无畏的地做出相应的选择,而后付诸行动。不用为这些决定的“正确性”,因为我觉得世上有各样的弯路和险路,唯一没有的就是一条所谓“正确”的路。不用担心自己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那些看似没有未来的死路也许就是你通向人生目标的必经入口。无论何时,最重要的都是沉下心好好问问自己:“接下来我想去哪儿?” 而那些”心之所向”,就是你该迈开步子、奋力前往的地方。


 杨怡婷Gloria

深国交2018届毕业生

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image.png

在CMU和UCLA之间,我为何选择了后者?

我小时候在美国新泽西出生,从来没想过离开东岸,就连大学都只考虑了东岸学校。让我选择去东部的原因很多,包括朋友、家人还有人脉。和我以前一起在美国长大的朋友都劝我东部要比西部好。因此,申请季的时候我就没有怎么考虑东部以外的学校,导致除了UC(加州系大学)以外,基本上只申了纽约周边的学校。但当所有学校的录取结果都出了以后,我最终的选择是东部、西部各选了一个学校。

 image.png


决定的时候想起当时和一个大学面试官聊天,他说起了他为什么选择了自己最终去的学校。他说那所学校是他一开始考虑都不会考虑的,只是申着玩的,但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去了。他说既然那所学校和他想象的未来生活一点都不符合,如果现在不去经历一点新的生活方式,以后还会有机会去体验吗?虽然最后没有被面试的那所学校录取,但那个面试官跟我说的让我印象深刻,CMU(卡内基梅隆大学)和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之间最终选择了UCLA。

 image.png


加州和我以前在新泽西的生活方式虽然有一些相似,但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最基本的英文,我来了UCLA发现和我习惯的用词都有差距。就连生活方式和节奏,都比我所想象的要放松很多。虽然和我习惯的生活方式很不一样,但是没花多久就适应了。

 image.png


在一个向洛杉矶这么大的城市里,永远都不会怕无聊。每个周末我们floor都有人出去玩,去six flags,Venice beach,Santa Monica等等。虽然不是学校组织的活动,但我们每次都会有一大批人一起组团去。学校里面的社团也很多重于社交的,像兄弟会和姐妹会,重于事业的,像The Investment Finance Association,重于文化的,像CSSA和ACA(Association of Chinese Americans)等等。即使有比较少人知道的爱好,都会有相应的社团(像Blockchain at UCLA,Knitting club等)。即使不出校园,每个周末都会有不同的club办party。一定会有符合自己爱好的活动。在UCLA,每个人都有work hard, play hard的心态。

 image.png


开学到现在,没有一天是无聊的。每天都会认识新的人,去体验新的经历。一年前,我还执着地相信自己会去美国东部,以为自己知道未来想要什么,但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过了,才能真地知道什么适合自己。

 image.png


 


免责声明 - 本贴图片及人物头像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站旨在向全中国全世界华人宣传推广我的母校,认知我的母校,喜欢我的母校,实现母校“办中国最好的国际学校”的宏伟志愿,希望你、我、他、她共同促进母校的成长与发扬光大 。

推荐阅读:

你好,我们是来自深国交的游子社社员

游子|我们为何一次又一次地选择回来?

翻译经验+爱心捐助,为什么不能在一起呢?

版权声明:“备战深国交网”除发布相关深国交原创文章内容外,致力于分享国际生优秀学习干货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原谅,并联系微信547840900(备战深国交)进行处理。另外,备考深国交了解深国交及计划参与深国交项目合作均可添加QQ/微信:547840900(加好友时请标明身份否则极有可能加不上),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非常欢迎品牌的推广以及战略合作,请将您的合作方案发邮件至v@scieok.cn

本文链接:http://cambridge.scieok.cn/post/684.html

深国交  深圳国际交流学院  学在国交  牛津大学  微信公众号:scieok
微信号:ScieOk_cn

加微信,发送 2021 即可进群获取深国交备考资料,并有定期分享相关教育心得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支付宝账号

财付通账号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深国交2024年英美本科录取小计

    深国交2021年英美本科录取小计

未标注”原创“的文章均转载自于网络上公开信息,原创不易,转载请标明出处  
深国交备考 | 如何备考深国交 | 深国交考试 | 深国交培训机构 | 备战深国交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www.ScieOk.cn Some Rights Reserved.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9023092号-1商务合作
友情链接:X-Rights.org |中国校园反性骚扰组织 | 留学百词斩 | 南非好望角芦荟胶 |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网 | 备战韦尔斯利网| 备战Wellesley